人才是我国IT行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人才紧缺却成为该行业的瓶颈。数据表明,未来5年,我国每年培养IT人才150万才可以弥补社会的需求。但是传统教育对IT人才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毕业合格,可以直接上岗的IT人才仅50万。因此,很多企业愿意花高额的薪资和优厚的待遇来招聘一名优秀的IT人才。在中华英才网公布的连续4次的薪资调查中,IT行业年收入始终都位居前5位,是高收入、高增长、高社会地位的职业。很明显,目前中国的IT人才市场存在"缺口巨大、结构失衡、需求旺盛"的发展瓶颈。
人工智能现状
当前,人工智能受到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大量的社会资本和智力、数据***的汇集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不断向前推进。从发展层次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可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当前,计算智能和感知智能的关键技术已经取得较大突破,弱人工智能应用条件基本成熟。但是,认知智能的算法尚未突破,前景仍不明朗。
今年,随着智力***的不断汇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究重点可能将从深度学习转为认知计算,即推动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不断迈进。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方面,在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的共同推动下,以实现强人工智能为目标的类脑智能有望率先突破。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支撑技术方面,量子计算、类脑芯片等核心技术正处在从科学实验向产业化应用的转变期,以数据***汇集为主要方向的物联网技术将更加成熟,这些技术的突破都将有力推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不断演进。
2022 年我国工业大数据有望突破 1200 亿元, 复合增速 42%。 工业大数据是提升制造智能化水平,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具体包括企业信息化数据、工业物联网数据,以及外部跨界数据。其中,企业信息化和工业物联网中机器产生的海量时序数据是工业数据的主要来源。
工业大数据不仅可以优化现有业务,实现提质增效,而且还有望推动企业业务定位和盈利模式发生重大改变,向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智能化场景转型。预计到 2022 年,中国工业大数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200亿元,年复合增速 42%。
IT的未来是人工智能
这是一个指数级增长的时代。过去几十年,信息技术的进步相当程度上归功于芯片上晶体管数目的指数级增加,及由此带来的计算力的极大提升。这就是所谓的摩尔定律。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的终端数也是超线性的增长,而网络的效力大致与联网终端数的平方成正比。今天,大数据时代产生的数据正在呈指数级增加。在指数级增长的时代,我们可能会高估技术的短期效应,而低估技术的长期效应。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的影响力可能会远远的超过我们的想象。
谢邀,就业教育保障险主要针对十八周岁以上的人,按照险种规定,投保人可在全国各中心参保,保险费为每人280元左右,在十二个月保险期内,被保险人如果三个月未就业,即可申请保险理赔,一般是学校为了学生就业而推出的,视各人情况而定。
谢邀。
做为曾经某经某BAT公司的HR,告诉你一个可能很吃惊的答案,不高。原因如下:
1.互联网公司大部分以结果为导向。不以学历认英雄,当时我们也招过一个高中学历的前端研发。高中毕业后自学编程,第一份[_a***_]在锤子科技待了一年,而后跳槽去了当时我所在的公司。读过大学的可能都知道,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读大学时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游戏跟恋爱上。我也见过,校招的时候一人笔试,一个实验室的人去帮忙答题。所以,只要你有足够的技术自信,学历其实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2.互联网公司研发人才缺口大。除了校园招聘时会对院校有要求,社招基本看能力,看价值观。目前,社招对院校、学历有要求的基本集中在国企央企及事业单位,传统行业。研发人员只要技术过硬,找个工资相对较高的工作其实并不困难。
3.所谓的高,仅仅指的是定势思维,因为绝大部分互联网IT从业人员都在本科及以上,但仍有一大部分人员是专科,也有部分是高中。这个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4.IT人员,不需要太高的沟通技巧,也不需要太多的人情世故,如果仅仅是做一个程序猿,其实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有过系统的研发训练就好。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我是梨花苑章琴1,多年HR从业者,自媒体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