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没有投资能力的人,直接买低估的银行股放着就好,一年的收益率肯定超过银行理财产品。而对于有一定投资能力的人,则建议买入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产业龙头,如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龙头公司中长期持有,平均每年20%的收益还是可以做到的。
大部份还在银行,股市有风险投资要谨慎,就算基金也有赔有赚。更何况世界风云变幻,危机四伏,中国夜难独善其身。老老实实存银行比什么都好。不然今天赚了利息,明天就可能亏掉本金。
银行股想有大动作是不可能,被低估的银行股早晚会被市场发现,小涨幅有可能,最后的市场还是价值投资。
市场也要回归理性,一定会把低估的、有价值的银行股回归到轨道,想要有大涨幅是不可取的。大家也不要异想天开,要理性面对。
银行要提高自己的业绩,才是胜算,也不要夸大和瞒报自己的业绩,是金子总会发光,估值被低估了,市场早晚会发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投资者可以小试一把,少买点先看看,有大动作更好,小动作也不要嫌弃,主要还得有耐心,还要有信心,估值低我们就坚持持有。
有时市场也会和我们开玩笑,估值低也不会有行情,投资者也不要报太多的幻想,有的时候关键得有大资金的投入,才能有市场,没有人捧就走不出来行情,没有机构大资金的加入逆袭的可能性不大。
银行股只有波段价值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并且过去几十年以房地产***为主的银行业转型升级非常难且经营风险难以评估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如果要买不如买国有大行,有4-5%的稳定分红。靠股价上升非常难,没有或要靠大资金推动。
兰州银行被7200人弃购,为什么弃购呢?可能是不知道中签吧,也有可能是怕银行股破发,其实兰州银行是史上第一家破净上市的股票,钱又不多,你既然要弃购,何不不要申购,把机会让给别人。看不懂这些人操作。说到兰州银行会不会逆袭,我估计上市头三天应该可以逆袭成功,但是银行股想怎么逆袭高价,应该不可能,因为银行股毕竟是价值投资,兰州银行每股收益0.21元,净资产是4.58元,发行量只占总股本的10%,按这样来说,应该有三个板到四个板,逆袭是可以的。
实际上,被低估值的银行股板块指数已经在逆袭,日K线、周K线均在悄悄改变形态。下面是今天(元月13日)收盘之后的截图,银行板块在大盘连续两周调整之时周K线已经收出两根阳线。不少银行股今天上涨势头良好。
2019年、2020年兰州银行扣非归母净利润同***别下降50.96%、19.39%。
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的通知》及其后附的《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两高一剩”行业包括棉印染精加工、毛染整精加工、炼铁、铁合金冶炼等29个子行业。截至2021年6月末、2020年末、2019年末、2018年末,该行“两高一剩”行业***金额分别为26.15亿元、25.81亿元、22.11亿元、26.38亿元,占公司***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2%、2.11%、1.78%、2.19%。
兰州银行还存在股权转让,所以在这个新股都要破发的时候,兰州银行遭弃购是可能的。
我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目前的银行指数基金严重低估,有罕见的投资价值,值得持有并适度加仓。
1,以下面的银行ETF512800为例,其前二大权重银行招商银行及兴业银行十分低估,其余银行也是低估明显。
2,招商银行
a,市盈率只有7.93倍。
b,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0.12%。
c,资产质量十分优良,拨备覆盖率达450%以上。
d,分红常年保持净利润30%。
e,已实现内生性增长,多年未融资。
f,零售业务表现突出。
3,兴业银行
a,市盈率只有4.05倍,市净率只有0.67倍。
b,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75%。
c,资产质量十分优良,拨备覆盖率近200%。
以上个股及数据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关注,欢迎讨论!
看一下2017年至今的分红情况,可以对民生银行股票是否值得持有有一个判断:
分红记录 股价 每股息 股息率
除权除息日 2021/6/24 每10股派息2.13元 4.46 0.213 0.047757848
分红年度 2020/12/31
除权除息日 2020/7/13 每10股派息3.7元 5.64 0.37 0.065602837
分红年度 2019/12/31
除权除息日 2019/7/5 每10股派息3.45元 5.42 0.345 0.063653137
分红年度 2018/12/31
除权除息日 2018/7/5 每10股派息0.9元 4.47 0.09 0.020134228 转增2股
分红年度 2017/12/31
除权除息日 2017/9/26 每10股派息1.2元 5.68 0.12 0.021126761
分红年度 2017/6/30
除权除息日 2017/7/6 每10股派息1.65元 5.59 0.165 0.029516995
2017年派了两次息,2018年有转增,这样算下来,这几年的股息率都在5%到6%+。
于是可以有最保守的判断:这几年长期持有该行股票的,收益大于存银行。这个不是预期,是既成事实。
扩展的判断就是:
盘子很大,近期迅速上扬的可能不大,因为它目前是低位走平,高抛低吸不太好做。同样地,也没有重大利空的想象空间。
因此说持股平稳获利是比较现实的,继续长期持有仍是可以获利的。在别的银行股上有效的红利复投做复利的办法,在这个股应该同样可行。那么可以期望的收益又可以大一点。
到现在为止,在这个平台上已经看见大约近十个长期持有银行股的收益计算和分析,又看到实际上各个银行股都有报表公布历年派息的情况,只要自己去查一查,算一算,就可以明白是不是值得长期持有。而且,只要算出了派息率,就可以比较各个银行的股票长期持有的收益,作出选择了。
我简单给复盘一下“民生银行”
技术层面
月线:下降趋势,从14年 7.93元高点下来,整体下降趋势,多条下降趋势线压制。
不过中长期看有筑底的意思,从去年8月份开始一直在3.9元附近,横盘震荡6个月。
周线:横盘震荡走势更清楚,连续半年横盘,箱体运动。
日线:最大问题“”缺量”
对应1700亿的大盘股,流通盘1400亿,每天成交量就是3-4个亿来说,就是个玩笑。
没有量的推动,根本不会价格!
并且还得套用到整个银行板块来看!想推动银行这个大家伙,需要海量资金!!
基本面简单分析
股东:无实际控股人。大股东“香港结算中心”18%股份,其他也都是资产配置一类的公司。
财务:盈利能力还算稳定,营业收入稳定提高。市盈率3-4倍,真心不算高。
总结分析:估值不高,有点低估。但银行板块缺少成长性,没有故事可讲。
从技术来看,民生银行整体属于历史底部横盘整理,安全度高!(***明:底部,并不代表它立刻会涨!横盘多久,多会涨不确定)
建议:大资金可以资产配置进场,但应该会有漫长的等待期。
下跌的风险基本不大!
上涨,看大资金的选择!
说实话不易
评论点赞+关注
感谢 您的优雅操作
目前的银行股是具有长寿以及估值大幅低估的股票,而且银行股分红又好。银行股是稳健投资者可以长期大量持有,且大概率能够稳定获利的很好的投资选择股票。
而且银行股的持股股东特别是[_a***_]行的持股股东非常稳定,他们所占的比例也是绝对的大比例,是银行股的定海神针。
股市中没有只一直上涨而从来都不下跌的股票;同时股市中也没有只一直下跌而从来都不上涨的股票。到了一定的时间节点,它们是会进行风格切换和转换的。
近来前期涨幅过大的大科技股票和一直低估的大金融银行股票,正是在慢慢地逐步进行这种大的风格切换和转换。
不管是顺周期股票还是逆周期股票,张多了就跌,跌多了就上涨风水轮流转。
从前期到现在,有一些先知先觉的投资机构以及投资者,已经在慢慢地不断地低吸抢筹大金融银行股股票,特别是最早进入的机构或者个人投资者已经有所收获,君不见已经有大金融银行股股票,已经默默地创出了历史的新高了。
很多人看不上银行股,觉得涨幅太低了,说实话,个人觉得买个银行股拿一年也比在银行存定期利息高吧,但前提是要拿得住才行,在微财讯上看到很多篇分析银行股的文章,分析的很到位,想了解的可以去关注下相关板块的信息。
银行股价是一个悲催的存在,大部分银行股跌破净资产,整体市盈率只有6.48倍。
银行指数最近是波段上涨,上周五大涨2.95%,周一冲高回落下跌1.21%,周二先抑后扬大涨2.63%,周三则是阴十字星下跌0.51%。从成交量看,周一的放量大跌,周三是缩量调整。
银行股上涨主要是补涨和热点的切换,目前***、大消费和高科技炒作充分,估值很高,机构抱团持股出现松动,市场找不到热点可以炒作,而银行又是机构持股度很低的个股,所以吸引部分资金抄底抢反弹,也包括机构和北上资金。
当然也有一些基本面的变化,那就是市场资金利率稳定,***利率出现环比回升,银行净息差趋于稳定,其次是经济回升超预期,降低了银行资产恶化的忧虑,三是最近央行流动性投放明显增加。
但是银行最大特点就是流通市值庞大,推涨银行需要巨大资金,现在市场资金面并不是很宽裕,表现为成交量迟迟不能放大到万亿元以上水平,另一个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市场无法确定,20年即将过去,21年会不会出现金融继续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没有办法判断。三是未来不良***的处置力度,银保监会如何安排,也是一个问题,不良***处置会直接影响银行利润增长。
所以银行可以反弹,但很难逆转成为大牛,这是个人看法,未必正确,不作为投资依据。